台湾的文青电影

时间: 2019年03月08日10:16 发布:摩登7平台

   摩登7公司20190225会议记录,编辑部出席人员:总监:肖枫,组长:段玉,编辑:许诸,编辑:木晚晴,编辑:王玉燕.肖枫:今年春节档,《流浪地球》获得了口碑和票房上的巨大成功。而《流浪地球》的影响力也不仅仅止于内地,隔着台湾海峡相望,台湾的社评家们也对《流浪地球》的大爆引申到了对台湾本土电影的反思。有媒体人发表文章,认为《流浪地球》这样的电影才是华语电影发展的正确方向,然而如今的台湾电影却被文青电影给毁了。对于这种观点,你们有什么看法。段玉:其实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到80年代之间,台湾电影蓬勃发展。不过从1982年开始,台湾电影进入到了“新浪潮时代”,所谓新浪潮,其实就是艺术电影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。不过1985年,台湾开放了美国电影的进口。在强横的美国电影冲击下,艺术电影市场被迅速冲垮,到了20世纪末,台湾的本土电影每年产量只有不到20部,票房占比也只不过2%。许诸:艺术电影曲高和寡,从客观上来说其票房成绩是一定比不过娱乐性极强的好莱坞大片的,这和质量无关。不过电影毕竟是商业产物,没有投资回报率,即便再“用爱发电”,也很少人肯花钱去拍。长此以往,也难怪台湾的本土市场会被外国大片强占了。

  木晚晴:台湾几十年来,拿得出手的电影怕是只剩下给文艺青年看的文艺片了。不过不同的是,以前的台湾是喜欢做文艺电影,现在的台湾是不得不做文艺电影。拿去年台湾口碑之作《谁先爱上他的》来举例,片中的场景十分简陋,演员更是稀少。因为台湾已经没有能力拍大片了,只能在小格局的片子中尽力挖掘故事。王玉燕:我们常说的一句话,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”。台湾的经济繁荣期,它的电影走上了一条蓬勃发展之路,但随着经济的败退,电影产业也逐渐捉襟见肘。内地电影近年来发展势头可喜,今年出的《流浪地球》这种科幻大作,更是需要有强横的国力支撑才能拍出来的。而《流浪地球》迎合观众所需,表达出的情怀热情,更是令观众在好莱坞大片裹挟中迫切想要看到的。肖枫:我想我们每一个人,都不是在否定艺术电影的重要性,只是在讨论大众意义上想要看到的电影,以及电影这个产业的整体发展方向。全球热映的好莱坞大片也只不过是娱乐电影,但它就是能做到向全世界人民输出美国价值观。这种先天优势,是我们中国人欣羡的,自然也想从这个立场发力。电影毕竟是一个产业,盈利才能给市场带来活力,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都是内地电影的发展方向,都不能丢。

本文由摩登7独家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(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)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momandun.com/product/8.html


  • 流量造假谁的过失 (2019年03月08日)
  • 赵敏周芷若的红白之争 (2019年03月08日)
  • 台湾的文青电影 (2019年03月08日)